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xxkanshu.com

第86章(1 / 2)

他们固然可以一试,但他们现在没有人手去镇上,原也打算攒几天再去上集的。

但他明白小媳妇的心思,再好的买卖,都不如及早把钱赚到自己手中。

以鱼换粮,于他们,只是花了一早上的力气,而林家缺粮,换到粮就有饭吃。

当然,村里并不是谁家都可以每天吃鱼的,将生意放在村里并不明智。

但今天的买卖,恐怕还和周大娘那一趟有关。

赵子诚只是在旁边菜地里听了些对话,自己猜测着。

浴桶里的鱼还有一半,继续养着。

林小福等小鱼晒完,又交代小弟把笋子翻边儿。

她和小妹去河边洗衣。

早上就把脏衣裳背过来了,忙到现在才得空去洗。

晌午了,太阳升了起来,天气晴朗,风便小了许多。

林余氏也坐在院子里晒太阳,把女婿买回来的新布拿出来,开始缝衣裳。

虽然精气神都在恢复,但久病之后身体仍是虚着,盯着针线忙了一会儿,林余氏就觉得有些累,只得歇一歇,再继续。

林小禄翻晒完笋子,就端了一碗茶送去菜地里给赵子诚喝。

不久,姐妹洗完衣裳回来,又领回来两家要买鱼的人,再次换到两斤麦面。

而周大娘没有再过来,却一直在自家门前关注此事,和村里走动的妇人嘀咕不停。

林小福也不去理会,她忙着收拾东厢自己的屋子。

被子上回都洗晒过了,都是干净的,换上就行。

她的屋里,真的有张方桌和两条长凳的,比赵子诚屋里像样多了。

若非爹去得早又欠了债,她家日子本没那么难捱。

忙完,林小福又搬了只小凳去院子里坐着,陪娘说话、看娘做衣裳。

她有宿主记忆,但宿主的针线手艺,竟然没有转到她身上,真是汗颜。

她不会缝衣裳,但她是玩针的专业人士,不过玩的是银针罢了。

手指灵活、目力过人,她现在需要的是学习和适应。

看着看着,见娘又累了,林小福便接过她手中的针线,照着缝了起来。

衣料裁好了,林余氏再剪出林小禄的尺寸和款式,剩下的就是针脚均匀密集的针线手艺。

林小福看了这么久,自然就学会了。

订做盘箕

等赵子诚忙完回来,看到林小福竟然在缝衣裳,不禁眼睛发亮地看着她。

“夫君,菜都种下了么?”林小福抬头看他,故意不解释针线之事。

“嗯,都种好了。”赵子诚回神,连忙解释。

林小禄搬了凳子过来,对这位厉害的大姐夫殷勤得很。

“那我们下午上山摘木耳去吧,说不定又长了,找些蘑菇也好啊,还要去竹林看看。”

林小福立刻说起一堆计划,兴致勃勃。

不回赵家,她就觉得自己像飞出笼子的鸟儿,自由自在、充满了希望。

“盘箕不够。”赵子诚提醒林小福。

“对哦……”林小福立刻蹙起纤眉,忽然看向赵子诚,笑道,“那我们砍竹子回来,你编盘箕。”

“……我不会。”赵子诚吓了一跳,尴尬摇头。

“你不是会织渔网吗?”林小福不解。

“渔网和盘箕是两种东西。”赵子诚哭笑不得。

“对哦……”林小福又陷入思考中。

“要不等家里的木耳和笋子都晒干了,把盘箕腾出来再上山吧?”林余氏在一旁提议。

“不,我有办法了!”林小福突然一扬眉,便笑了起来,看向林余氏。

“可以订做盘箕的,我记得杨三爷爷就会编这些的,以前是不是还找我家买过竹子?”

“那是他接了镇上一笔单子,家里竹子不够了才来买的,他家就有竹林,哪用得着上我们家买呀。”

林余氏连忙解释原由,已经明白大丫头想做什么了。

“啊?”林小福顿时泄了气,尴尬道,“我还想拿竹子去换呢,忘了他家也有竹林子了。”

“那就拿鱼去换吧,一张盘箕好像是二十文钱,一只背篓是十五文?我记得爹以前也做这个。”

林小福又想了半天,有了主意,然后看向赵子诚,准备拿剩下的鱼去换盘箕了。

“那是卖到镇上的价钱,卖给村里人,可以便宜一些的,你去还还价。”林余氏连忙说道。

“我现在就去。”林小福将针线交回给娘,便起身拉着赵子诚往外走。

杨家已经准备做中饭了,杨三爷爷正在院子里坐着,正在片篾条,看见他们走进来不禁诧异。

“小福丫头,可是粮不够?我可吃不起那么多鱼呀。”杨三爷爷笑着说道。

“三爷爷,你吃得起的,不过我们不要粮,要盘箕。”林小福开门见山说明来意。

“拿鱼换盘箕?”杨三爷爷愣住,随即哈哈大笑,“好啊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